学在加拿大
400-609-1118

2025CIEC加诚国际教育大会-集思未来GEC Academy

发布时间: 2025-09-05 20:33:25
摘要:
ChatGPT推出“学习模式”:是良心回归,还是道德外包?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少了谁都可以,但绝不能少了24小时在线、有求必应的学术导师——ChatGPT。而现在,这位导师突然宣布要“变得更有道德感”...

ChatGPT 推出“学习模式”:是良心回归,还是道德外包?

当代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少了谁都可以,但绝不能少了24小时在线、有求必应的学术导师——ChatGPT。而现在,这位导师突然宣布要“变得更有道德感”了。

最近 OpenAI 正式上线了 ChatGPT 的“学习模式”(Study Mode),声称要让AI更“负责任”地服务学生,不再替你代写论文、划水作业,而是鼓励你“自主思考”、“独立学习”。

言下之意就是:对不起,我不能再帮你三秒搞定作业了,人家现在要做一个有教育理想的AI。听起来都快有点江湖大佬宣布金盆洗手而且还要皈依佛门那味儿了。只可惜各路媒体评论家们似乎毫不买账:

The Guardian 还比较委婉,只说这是一种“负责任的姿态”;而 Wired 则毫不客气的直接泼冷水:这不过是把“代写服务”换了个更高尚的说法。

自从 ChatGPT 进驻童鞋们的电脑桌面,就迅速成了考前复习的万能资料库、ddl前夜的灵魂画师、文献综述的全自动收割机,堪称一代留学生的精神支柱。

但与此同时,它也很不凑巧的威胁到了教育界的饭碗。具体而言,教育界对 AI 的焦虑可以浓缩为三句话:

* AI 让抄袭变得既聪明又无迹可寻:Turnitin 和 Grammarly 抓的是 copy paste,ChatGPT 生成的内容“前无古人”,你说这咋判?

* AI 让学生失去了痛苦学习的过程:比如,不会写文献综述了,不会独立思考问题了,不知道“为什么这题不会做”了。

* AI 让老师的评估机制集体失效:作业变成了“谁调教AI能力强谁得高分”,知识掌握程度已无法评估。

也就是说,ChatGPT让“学习”这件事变得太简单了,简单到教育系统开始慌了。

这其实不是 AI 的错,而是教育系统没准备好。教育设计长期依赖“输出作品”来判断学习质量,而现在,“好作品” AI 也能做。于是本来作为这个评价链条上最重要一环的学生,他们突然变得可有可无了。

面对一整个行业的恐慌,OpenAI 终于出手,退出了船新版本的 Study mode。

不过,“学习模式”并不是技术上屏蔽某些功能,而是增加了一种“AI 自律”的话术风格,比如:

当你问它“帮我写篇莎士比亚风格的期末论文”时,它会反问:“你能先告诉我你对这个主题的看法吗?” 它不直接给答案,而是鼓励你自己推导;在涉及学术场景时,它会主动提出警示,比如:“这是一个教育场景,请确保你是为了理解,而不是提交。”听起来像不像一个突然变得非常“有原则”的师兄学姐?

在此基础上,OpenAI 还明确表示,它是在与多所大学合作开发这个功能——这不只是技术优化,更是一次带着“社会责任感”的公关行为。

但是问题来了:如果AI只是换了个更高尚的话术,但功能本质没变,那它真的就“道德”了吗?Wired 杂志的评论就很尖锐:“Study Mode 改变的是
AI 的语气,不是它的能力。你想让它帮你写论文,它只是变得更委婉地说‘你确定要这么做吗?’”

酒吧换了个温柔的调酒师,但烈酒还是照样供应——该醉的人,照样醉。

其实,真正的问题可能并不在于 AI “帮了太多忙”,而在于教育系统自己没想清楚“我们到底要培养学生做什么”。

一个最根本的逻辑悖论是:如果 AI 能轻易完成的任务,也能让学生拿高分,那这项任务到底是不是值得布置?

比如,如果一份文献综述可以被 AI 迅速完成,那可能说明:这个任务的难点在“汇总”而非“批判思维”;学生的价值在执行,不在创新;老师也默认了“看得像学术,就是真的学术”。

于是问题来了:我们是在培养“学术风格的模仿者”,还是“有独立思维的研究者”?

AI 这次替我们戳穿了一个尴尬现实:教育的很多环节,本质上并没有真正评估“人类能力”,而是评估“流程执行力”。

Study Mode 虽然是个好意,但它其实是在用“温柔的AI”来为“僵化的教育系统”保驾护航,而非真正推动教学改革。

OpenAI 的学习模式是一次耐人寻味的技术实验,也是一次聪明的舆论博弈。

它传达出的信息在于:AI不会消失,只会变得更聪明、更难识破。教育界最该做的事情不是“阻止AI”,而是重新思考:如何让AI参与的学习过程,依然能激发人类独立思考?

就像 Wired 总结说的:“你不能靠一个更有良心的 AI,来弥补一个缺乏想象力的教育系统。”

Study Mode 不是解决方案,但它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公关。它提醒我们,AI时代的学习,已经不是“写出来”就算学会了,而是“你到底学到了什么”才是问题核心。

所以,下次你打开 ChatGPT,试图找它“帮忙写点什么”的时候,别惊讶它突然开始跟你谈教育理念——它现在是个有道德洁癖的 AI了。

但问题是:你准备好用AI“学”而不是“抄”了吗?

更多留学干货内容,欢迎关注学在加拿大官方微信号或者小助手

微信小助手

微信企业号

更多留学申请规划问题欢迎扫码联系小助手免费咨询获取干货资料包

>>手机用户,可以直接点我进行微信在线咨询
在线报名

学在加拿大官方咨询热线

400-60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