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加拿大留学领域迎来一系列政策调整,从学签审批延迟到GIC金额上调,看似增加了留学门槛,实则是加拿大政府优化留学生态、保障留学生权益的重要举措。
学签“卡壳”成焦点
延迟背后是多重政策在调整
2025年秋季,加拿大学签审批延迟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不少国际研究生陷入“卡签困局”。中国留学生X同学的经历颇具代表性,他成功获得西安大略大学商业分析理学硕士录取,却因学签审批周期长达172天,面临入学资格被撤销的风险。
这一现象背后,是多重政策调整叠加的结果:
配额收紧:自2024年起实行学习许可配额制,2025年总配额约43.7万份,较前一年下降10%,且研究生首次被纳入配额管理,仅占总额17%,热门省份竞争激烈;
规则升级:换校需重新申请学签,审批或达170天;毕业后工签(PGWP)要求50%课程在加完成,2024年8月31日后境外网课不计入工签有效期;
积案与资金压力:IRCC积案超200万件,叠加不断提高的资金要求,进一步拉长审批周期。
研究生群体受影响更大?
高校暖心举措来“托底”
在学签延迟的背景下,研究生群体所受冲击相对更明显。他们的科研项目、TA/RA岗位及奖学金多与学期绑定,延迟不仅打乱学术进度,还可能让宝贵资助“打水漂”。
不过,许多高校已积极推出应对措施:如约克大学提供“晚到注册”与“延期入学”选项,为学生争取缓冲空间。只要及时与院校沟通,部分奖助权益仍有机会保留,无需过度焦虑。
钱要多准备 背后有深意
除了学签审批,2025年9月1日起实施的GIC(担保投资证明)新政也备受关注。此次GIC金额从20,635加元上调至22,895加元,涨幅达11%,单身申请人生活费证明要求同步提升,有随行家庭成员的申请人资金要求也相应增加(魁北克省除外)。
需特别注意:GIC仅覆盖生活费,学费和交通费需额外准备,学生还需提供能支付第一年学费的证明材料。
政策“严”不是刁难
背后是对留学生的切实保障
看似严格的政策调整,实则蕴含深层次积极意义。加拿大移民、难民和公民部(IRCC)明确表示,调整基于三大考量:
应对通胀:近年加拿大食品、住房、交通成本上涨,原有资金标准已难覆盖实际开销,上调能避免留学生陷入经济困境;
保障福利:让资金标准与各省最低生活工资同步,确保留学生生活质量;
优化质量:学签配额、换校规则收紧,是为控制规模、提升留学生群体质量,为有学术追求的学生创造更优质环境。
4招从容应对 中国留学生的“破局指南”
面对政策变化,无需恐慌,做好以下4点即可从容应对:
盯紧证明与换校:确保省级证明信(PAL)有效,尽量不换校,确需换校提前提交新学签申请;
控制网课比例:保证至少50%课程在加完成,避免影响未来PGWP申请;
做好财务规划:按22,895加元新标准准备GIC,同时备齐学费证明;考虑汇率波动,可分批兑换加元;存款保持6个月至1年稳定,额外提供父母收入流水、房产证明提升通过率;
主动对接院校:明确院校延期入学、奖助保留政策,了解省份差异——部分省份生活成本低、奖学金多,可按需选择,减轻经济压力。
长远看机遇更多 打工、移民都有新利好
从长远来看,加拿大留学依然“值得冲”!
打工时间放宽:2025年秋季起,留学生每周工时上限提至24小时,勤工俭学、积累经验的机会更多;
工签清单将更新:2026年初PGWP专业清单或有更多利好;
移民优势明显:在加完成高中教育,申请大学和移民更有竞争力;部分省份对本地毕业生移民要求更低,未来或有更多移民试点项目。
对于中国留学生而言,只要精准把握政策方向、提前科学规划,依然能顺利开启加拿大求学之旅。
跨越政策门槛 留学梦想终能落地
加拿大留学政策的调整,是挑战更是机遇。它考验着留学生的应对与规划能力,也为大家创造了更规范、有保障的环境。只要中国留学生提前了解政策、科学规划、积极应对,不仅能顺利拿到学签,也能在加拿大开启充实的学术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