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观和价值观的巨大差异。
在国内,许多公司的老板考虑的最重要的一点,似乎并不是与下属的劳资关系合理与否,而是把这样的人招聘进来,自己是不是可以控制得住。同样地,香港应聘者也在揣摩老板或者是上级的意图,千方百计地想讨他人的欢喜。因此,阿猫在香港的言语表现不错。
但在西方人看来,应聘求职就是一个直截了当的买卖关系。这犹如你要卖一栋房子,当然要开个价,这丝毫没有什么可难为情的。鄙人认为自己这套房子值40万,那就开价40万,至于买主喜不喜欢这套房子,认为值不值40万,那就是个人的感觉了——这就是市场的match(匹配)。不管怎么说,我们移民到了北美,就要适应北美的文化。在求职时,只有实事求是,多做买卖,我们的心理才能更靠拢这里的市场经济——这是我们融入主流文化的必要心理调整。
当然,求职过程与房子买卖过程,多少还有所不同:买一套房子,只要是看中了的,当然希望价钱越低越好,match过程是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平衡;但雇主招一个人,则并不图一时把价钱压低,因为招来的人可是个活人,价钱压得太低了可能导致此君不好好干活,最终还要跳槽。也正因为如此,按照西方人的逻辑,希望应聘者务必报出一个自己comfortable(舒服)的价格来,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这就是在做买卖: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双方都不希望自己亏着了,也不能亏着了。